一、基礎施工要求
場地平整與測量
施工前需清理場地,確保地面平整,避免因不平整導致結構傾斜或沉降。
根據設計圖紙進行精確放線,確定雨棚中心線、立柱位置及預埋件坐標,誤差需控制在±5mm以內。
基礎澆筑與預埋件安裝
混凝土基礎需按設計深度(通常≥80cm)和尺寸澆筑,養護后強度需達到C25以上,確保承載能力。
預埋鋼板需與主骨架焊接固定,焊接前需檢查鋼板位置是否與圖紙一致,必要時進行找平處理。
二、結構安裝要求
主骨架與橫梁安裝
鋼結構主骨架(如熱鍍鋅鋼管)需垂直安裝,垂直度偏差≤3mm/m,水平度偏差≤2mm/m。
橫梁與主骨架連接處需焊接或螺栓固定,焊接后需進行防銹處理(如涂刷富鋅底漆)。
伸縮與支撐結構
移動伸縮式雨棚需安裝鋼制卷軸裝置和張緊裝置,確保伸縮順暢且篷布緊繃無褶皺。
支撐桿需根據風荷載計算間距,通常≤2m,并與地面通過地釘或混凝土墩固定。
三、材料選擇與檢驗
主體材料
框架材質:優先選用熱鍍鋅鋼管,厚度≥3mm,抗風等級需≥8級。
防水面料:推薦PVC夾網布或聚乙烯(PE)膜,抗撕裂強度≥300N/5cm,厚度≥0.8mm。
輔助材料
密封膠條需耐候性良好,耐老化性能符合GB/T 24498標準;防水涂料需具備彈性,適應結構伸縮。
四、防水與排水處理
防水層施工
雨棚頂部需滿涂防水涂料(如聚氨酯防水涂料),接縫處采用熱熔法密封,完成后需進行24小時閉水試驗。
排水系統設計
坡度需≥5°,并設置排水槽或導水管道,確保雨水快速排出,避免積水。
五、安全與驗收要求
施工安全
高空作業需佩戴安全帶,吊裝作業時劃定警戒區域,避免機械碰撞。
臨時用電需符合《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》(JGJ 46-2005)。
驗收標準
結構穩定性:通過風載試驗(模擬10級風力)和靜載試驗(加載至設計荷載的1.5倍)驗證。
防水性能:雨后或淋水試驗后,無滲漏且排水系統暢通。
六、環境適應性優化
抗風措施加強橫梁與立柱的連接節點,必要時增設斜撐或纜風繩。
耐候性處理鋼結構表面需涂刷環氧富鋅底漆+聚氨酯面漆,耐鹽霧試驗≥2000小時。
七、施工流程示例
場地測量→基礎施工→預埋件安裝→主骨架焊接→橫梁安裝→伸縮裝置裝配→防水層施工→排水系統安裝→驗收。
總結
活動雨棚施工需嚴格遵循設計規范,重點把控基礎穩定性、結構強度及防水性能,同時結合使用場景優化抗風、排水等細節。建議選擇專業施工團隊,并定期進行維護檢查(如每半年檢查螺栓緊固度和防水層狀態)以延長使用壽命。